贡献另一个冷知识。
在中学领域,中考录取线在西城区后半段,甚至分数线几乎等同于朝阳区普高最低线的北京回民学校,是北京市重点中学。
前身为国立回民学院,为新中国第一所少数民族院校,教育部直管,后来才变成中学。
但海淀区现在能干到前三,且建校时就有金钥匙的十一学校只是普通中学。
民大附中也是普通中学。
硬件设施,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二环内,回中拥有400米的标准跑道(二环内半数以上的市重点没有400米标准跑道,最小的200米),校舍占地面积比四中还大。
该校招生时定向比例面向全市少数民族,少数民族学生占比三分之一左右,非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正常中招报考。
回到这个问题。
你就是把谁剔除985,都不能剔除民大。
首先,民大的211名额是铁定的,因为它用的是民委的指标,民委附属若干所高校,他的no1。
回到985上。
因为它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,也有实际意义。一方面它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,干部(比如硕博阶段的定向)职责,总要为这个群体保留一所按照985层次建设的高校,另一方面,它在一些学科上有难以取代,比如民族学(其实国外就是人类学),比如民族语言研究和翻译等。
所以第一批双一流院校它也有份。
或者说,如果一个聚居地偏僻的少数民族,加上语言差别和教学质量有限,非要硬划统一分数线,多少年培养不出来一个985学生,多少年没有一个985毕业的本民族干部人才,(按照985的标准培养),那将是很大的问题。
总要有个按照985标准建设的学校,来培养他们,不让任何一个民族掉队,哪怕它聚居深山大漠。
但是,具体到专业和个人,则是看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民大不是到哪儿都被等同于其它985一般看待,包括它只是正厅级,包括它不在央选名单(但在北京市选,不分专业)。
这就好比,不锁区的年代,或者你现在是海淀区的少数民族,你如果够分数,你去十一还是回中?
但另一个见仁见智就是,如果一个学校有“世袭罔替”铁杆庄稼一样的地位,对于老师来说,它不那么卷,因为学校的地位永远在,不太需要继续发光发热,而且也不需要它发展的那么全面。
民大和回中皆如此。
对于学生来说,如果你能够在分数比较低的时候进入这种学校,你会享受到远远超过你分数线的师资和硬件,因为它的师资和硬件是按照地位配置的,生均拨款也是如此,不是按生源分数线配置的。
从这点来说,回中很值,如果对比同分数线西城区只有一栋楼,几个篮球架子,实验室都配不全的二三流学校。
同类的还有东城区的55中。
但高校方面,民大,现在很多人过于追985,分数线反而有点毛,和它实际就业有差别。而且,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是用民大牌子返回生源地就业,很容易选调(民大在很多省份选调比例甚高),学校的升学和就业也集中于这个方面上努力。
但对于非少数民族学生,以及打算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上来解决就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,这个值不值,就自己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