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是晨跑好还是夜跑好

编辑:衣裤帽2023-11-19 16:33:36生活百科
字体:
浏览:
文章简介:跑步是晨跑好还是夜跑好,作为一个跑了13年步,从来没受过伤,也没受过任何病痛困扰,从一开始2km跑完就感觉要死了,慢慢循序渐进每周加100米,慢慢到能完成5km,10km,半程马拉松,全程马拉松,超级马拉松

  作为一个跑了13年步,从来没受过伤,也没受过任何病痛困扰,从一开始2km跑完就感觉要死了,慢慢循序渐进每周加100米,慢慢到能完成5km,10km,半程马拉松,全程马拉松,超级马拉松,100km越野赛,155km超级越野赛,平均每年跑量不低于2000公里,平均每天至少5公里,每周至少一次半程马拉松,被朋友戏称是跑步里面最懂医,医生里面跑步最厉害的骨科学专业型博士,个人觉得,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早上跑还是晚上跑,而是你一定要先跑起来,形式不重要,重要的是内容。首先就是,跑步,或者说规律的运动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必须的?如果是,那就先动起来,就像你问,我是早上吃三碗饭,中午吃两碗饭,晚上吃1碗饭好呢,还是早上吃1碗饭晚上吃2碗饭好,不能因为没搞清楚顺序,就不吃饭,结果把自己给饿死了。

  那跑步到底是早上跑好还是晚上跑呢?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纠结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决定,如果早上起得早,那就早上跑,如果早上起不来,那就下午跑。不管什么时候跑,最重要的就是,不要影响正常生活,不要影响学习工作效率。如果你早上跑完步回来,去上学或者上班感觉疲惫不堪,无法集中精力,那就说明这个方式不适合你,要么减量,要么降强度,要么改变跑步时间,改成下班放学以后再跑。跑步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,为了更高质量的生活,而不是反过来。

  其实更应该注意的是跑步的量和强度,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,最佳状态也肯定是不一样的,比如有些人刚开始跑步,可能一次跑3km就已经累得不行了,跑完全身肌肉酸痛3天,有些人长期锻炼,抬腿就是10km,跑完还啥事没有,依然精力充沛,该干啥干啥。

  一些小技巧,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用,也没啥条理,想到啥说啥。

  1.提高步频,步幅基本上上限是定死了的,强行提高步幅会很难受,每步步幅大10cm,你会非常吃力,一分钟你也才最多多12~15米,可能还维持不了多久,如果你把步频从160提高到185,应该是很轻松的,每步基本上算1.2米,那就是30米以上,如果你要把步幅每一步提高30cm,你想想是个什么景象?你1.2米的步幅直接变成1.5米,根本不可能。但提高步频就轻轻松松能达到同样的效果。

  2.跑步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用大腿跑步,而不是小腿,对于短距离的爆发性跑步,用前脚掌配合小腿发力是很好的,但你很快就累了,根本无法持久,10公里不算短,很讲究持久性,大腿最大的一块肌肉叫股四头肌,也是人体最大的肌肉,体积大概是小腿主要肌肉比目鱼肌的4倍以上,也就是说,如果你用小腿跑步发力,拼尽全力能有100斤力气,那你用大腿跑步的话,100斤力气才是你大腿的四分之一,稍微用点力,可能就200斤力气了,如果完全放开了跑,轻轻松松输出功率是小腿的2~3倍,还没到极限。

  3.呼吸很重要,不要等到感觉难受了再加快呼吸,那样只会让你更累,真正的有效呼吸是深慢呼吸,而不是短快呼吸,你要让氧气在你的胸腔里面停留足够的时间,才能让你的肺泡有足够的气体交换。提高呼吸效率的小技巧:配合脚步,把吸气分三到四次吸进去,然后一次性吐出来,这样氧气进到肺里的时间就足够了。

  4.重视心肺功能的锻炼,跑步只是表象,真正支撑你能不能跑得快的,除了肌肉力量,还有心肺功能,而且心肺功能才是根基,心脏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,肺就相当于进气管排气管,不管是心功能不行还是肺功能不行,你都不可能跑得动,更不要说跑得快了,看看那些肺心病心脏病冠心病的人,走路都喘大气。心肺功能的上限决定了你的跑步速度和耐力上限。心肺功能不行,不能把你代谢的废物及时运走,把肌肉需要的能量物质运进去,你的肌肉自身储存的那点能量,最多够你祸祸5分钟。

  5.长跑是有氧运动,你的速度取决于你的心肺功能和代谢效率,只有当你的身体产生的能量和你跑步输出的能量持平时,才具有持续作战的基础,平时多做有氧运动,刺激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工厂-线粒体增大增多,你动起来的时候,你细胞内的线粒体才能火力全开,给你的肌肉输出源源不断的足量能量,你才跑得远,但线粒体的构建是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的,特别是蛋白质,所以,平时要吃好喝好睡好。

  6.注重休息,一定要休息好,我一般晚上十点半上床,五点半起床看书,当你高强度运动后,身体一定会出现损伤,有损伤就有修复,修复需要大量的能量和安静的环境,如果你睡得太晚,那大晚上的交感神经兴奋,你还是会消耗大量能量,而且,身体吸收营养物质,需要迷走神经兴奋,交感神经抑制,你的胃肠和肝脏才能好好工作,消化吸收营养物质,合成修复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,分解吸收进来的氨基酸,脂肪,然后进行转化,这些都需要你安静下来,进入深度睡眠。休息的越好,你的恢复就越快,提高就越快。

  7.鞋子很重要,好的鞋子能做到很好的减震,降低跑步对关节的冲击,好的鞋子外形弧度可以降低阻力,对脚的伤害会小很多。主要就是鞋底要软,厚,弹性好,鞋尖前脚掌部位要有一定的弧度,不要买平底鞋和硬底鞋,那样特别伤脚趾和关节。

  8.如果真的想提高成绩,那训练的量一定要上去,强度也一定要上去,一定要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,强度远远强于你平时的训练强度,也就是你跑完之后要有肌肉酸痛的感觉,才会有明显的进步,成绩的提高不是一个玄幻故事,而是客观现实,这需要客观现实的基础,也就是你的身体整体发生变化,心肺功能要变得更强大,肌肉要变得更有力量,你才能快得起来,而怎么样才能让你的肌肉变到得更强?那一定是你给你的身体一个足够强大的刺激,告诉它你太弱了,需要加强,这就需要你做出比平时强度更大的运动,然后身体负荷增加,导致无氧运动的发生和肌肉的轻微损伤,发生炎症反应,然后这些缺氧的信号,炎症刺激因子才会传到到你细胞表面的信号接收器上面,再转导回你的细胞核内部,然后你的细胞核内的DNA发生解螺旋,相应的功能基因被激活,合成修复和加强肌肉力量所需的蛋白质,然后你的线粒体,肌纤维才会变得更多更大,才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输出更大的能量,然后你才能跑得更快,但这需要持续的刺激和足够的时间来发生,这期间你打破了机体的平衡,你需要吃得更好,提供足够的能量,摄入更多的蛋白质,以提供合成新的功能蛋白质的原料,还需要好好休息,有足够的休息时间,然后你才能上一个台阶,从打破平衡,到细胞接受到信号,到合成蛋白质,线粒体等等改造完成,建立新的平衡,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,所以你今天的锻炼其实要等半个月以后才见效,这期间如果你不好好休息,或者营养跟不上,过度疲劳,你甚至会发现你的跑步成绩数据在下降。

  9.一定不能受伤,身体出现轻微的炎症反应,肌肉酸痛,这叫损伤,和受伤完全是两回事,也就是度的问题,能快速自行修复好,时间低于5天,最多一个星期的酸痛,这叫有益的可修复的轻微损伤,如果剧烈的疼痛,或者长期疼痛不缓解的,你这不叫损伤,叫伤病,必须马上停下来,等完全好了再重新上强度,作为一个骨科医生,平时有喜欢做极限运动,身边可见过太多这种例子了,有瘾的,或者急于求成的,最后成绩没提高,还把自己玩废了,要知道我们是普通人,有自己的职业和收入,不是专业运动员,不需要靠这个吃饭,就是玩玩,顺便把身体锻炼好,跑得快最多就是朋友圈装逼的时候爽一点,但把自己关节跑废了,一身伤病,那绝对得不偿失,一时半会的牛,和一辈子牛你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,不受伤,你30岁在跑马拉松,40岁在跑马拉松,50岁在跑马拉松,60岁还在跑,70岁仍然在跑,甚至80岁还在跑,那你才是人生赢家,而不是20几岁牛逼得不行,30岁关节废了,40岁换关节,或者一身伤病不能做剧烈运动,然后发福得像头猪一样。你那就不是牛,是憨包娃儿。

  10.怎么确定跑步的量和强度?最专业的跑步当然是戴个心率带检测心率,一般建议平均心率不要超过150次/分,如果高了就降下来,但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这么麻烦的,也有些人可能经济原因,达不到,那在不用心率带监测心率的情况下,怎么确定跑步的速度和量?

  很简单的一个办法,也是我长期跑步总结下来的,跑步速度:看看你能不能一边跑步一边跟人说话,如果在出汗的情况下,还能聊天,那差不多就是这个速度了,快一点,问答有点喘,但不至于答不上来,也可以。

  跑步距离:看看你跑完步是神清气爽还是感觉很疲惫,然后第二天早上起来是浑身酸痛还是浑身舒坦,精力充沛,如果跑完步影响你的正常生活,那就减量,如果不影响,那就可以继续,甚至加大运动量,人和人的体能差距真的可以说有时候比人和狗的还要大,比如我,已经跑了10多年了,每天早上跑个10公里,基本上不影响生活工作,我最远一次长距离跑步是155km,跑了一天一夜,休息了3天,就活蹦乱跳了,但我身边有朋友,跑了10km,一周都缓不过来。跑步是自己跟自己的较量,千万不要跟别人比,那样容易受伤和心态崩。这个是当时完赛的证书。

  11.说一个非常反常识但一旦发生很致命的疾病:极限运动型冠心病,大概是这么个意思,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,也就是长期进行极限运动的运动员,他们也会得冠状动脉硬化症,并有一部分人会发展成冠心病,他们得冠心病的几率会比科学锻炼的人要高大概30%左右,但跟血脂高导致的冠心病不一样的是,高血脂导致的冠心病血管内皮细胞下面全是一些像稀饭一样的渣渣,叫做动脉粥样硬化,里面富含脂肪,一旦脱落就会导致各种梗塞,心梗脑梗啥的,但极限运动型冠心病,他们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下面是反复修复导致的钙化灶,并不容易脱落,但一样会引起心肌缺血甚至猝死,这也是经常发生马拉松运动员猝死的机制之一。原因是因为这些长期进行极限运动的人,往往很喜欢追求极限距离和高速度,破纪录啥的,往往会拼尽全力去跑很长很长的距离,超过身体极限是常有的事情,并乐此不疲,然而极限运动下,心脏泵血速度会很快,心肌拼命工作,会导致相对缺血,然后心率会很快,心肌供血血管,也就是冠状动脉血管里面的血液速度会非常快,然后在血管分叉处对心血管壁的冲击会非常大,长时间的高速血流之下,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会造成损伤,然后发生修复,反复的极限运动之下,损伤部位的血管内皮细胞下面会积累越来越大的钙化灶,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狭窄,这种钙化灶虽然不容易脱落,然还是会有脱落的风险,很多人并不知道,总觉得自己很牛,而且这类人一般体质,血脂会非常低,根本想不到自己会有冠心病,往往一抬腿就是几十公里,然后在心肌缺血还高强度运动负荷下,心肌缺血还拼命工作,当超过心肌代偿之后,就会发生冠心病急性发作,而这个时候他们往往正在跑步,没法抢救,就会发生心源性猝死。当然了,正常的锻炼,一般人是不会有的,只有那些追求极限的人才容易出现,但我有过这个体验,在跑155公里极限赛的时候出现过心悸,后来跑完了回家查文献,惊出一身冷汗。

  跑步是一个特别容易上瘾的运动,练一练也容易提高,还不挑地不挑时间,也不需要约人,有一双跑鞋就行,因此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可避免会发展到跑马拉松,甚至超级马拉松,超级越野赛这种活动,毕竟不断挑战自己那种成就感可太上头了,各位如果最终发展到长期跑马拉松,甚至参加超级马拉松,超级越野赛,动不动上百公里这种比赛,一定要注意一下这个病,一般人可不会得,长期做运动医学研究的人也很少有人有机会接触到这种病,毕竟我们国家极限运动也就是找个人这最近五六年才开始兴盛起来,而且极限运动很烧钱,报名费动不动就大几千,参加的人毕竟是少数,出现症状还刚好去就诊,还能查出来的估计极少,心内科的医生也会因为你的血脂很低根本不会往这方面去考虑,只有我这种本身是医生还特别喜欢极限运动的奇葩,自己经历过才会注意到这个潜在的致命疾病,各位注意一下,跑步过程中最好把监测心率的设备带好,发现不对马上停下来,如果反复出现就去做个心脏CT,必要时做个冠状动脉造影。避免极限运动冠心病导致的猝死这种悲剧的发生。

  12.跑步场所不建议长期室内跑步机跑步,因为跑步机的配速和坡度是调定的,你就只能用一个相对固定的速度和姿势跑步,脚掌的着力点永远是那几个点,相应的关节承受冲击的也是固定的点,力线也是固定的,肌群锻炼也只有固定的几块肌肉锻炼到,并且很容易造成疲劳,进一步导致损伤,建议尽量在户外,地形复杂,有各种转弯的地方跑步,这样子的话,腿部不同的部位会承受冲击,避免固定点受力,降低磨损风险,并且变向过程中大腿内外侧肌群会分别得到锻炼,也会纠正力线。

  13.关于心率控制:咱们要看看心率的本质,或者说决定心率的因素,主要是两个:1.神经-内分泌调节系统。2.体液调节系统,两个相对独立又互相配合,共同调节心血管系统稳定供血,达到身体需求。先说说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对心率的影响,当我们有要开始跑步的这个想法的一瞬间,我们的神经系统就会发出兴奋的信号,交感神经兴奋,分泌促肾上腺素,然后被肾上腺皮质层接收到,并分泌肾上腺素,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,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心跳加快,手心冒汗,肌肉颤栗,你觉能跑赢一匹马,干翻一头牛,这是身体为了启动战斗用的,也就能维持几分钟,这个时期你的心率会大幅上升,能从60飙到160甚至210,但不可能会持久,然后你开始跑步,那股新鲜感一过,交感神经兴奋的程度就会下降,大概维持在150左右,也就是极限心率的60%到80%。接下来就该第2个系统:体液调节系统发挥作用了,体液调节系统主要是两个东西:二氧化碳浓度和氢离子浓度,这俩家伙对心率都有正向促进作用,也就是无论你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,还是酸性代谢产物,比如无氧运动的产物乳酸增多,都会导致你的心率升高,我们刚开始跑步的时候,呼吸和心跳功能是能跟得上的,心脏能泵出足够多的血液和营养物质到每个细胞周围,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带走,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带出去,你的体内二氧化碳浓度就不会升高太离谱,能维持住,慢慢的随着你运动时间增加,强度加大,心肌开始疲劳,每一次泵出的血液不足以供应身体细胞所需,肺部呼吸肌也开始疲劳,呼吸也不顺畅了开始急促,氧气带进来不够,或者呼吸急促,从深慢呼吸变成了浅快呼吸,氧气在肺腔内停留的有效时间不够,二氧化碳带不出来,氧气进不去,就会雪上加霜,血液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继续积累升高,你的心率就会进一步加快,呼吸肌负担加重,进入疲劳期,二氧化碳更不够用,进入恶性循环,更要命的是另外一个家伙:由于氧气不够细胞不得不进行无氧呼吸,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也开始捣乱,体内大量乳酸堆积,然后你的心率进一步飙升,而且基本上不可能降不下来了,心肌、呼吸肌功能不足以供应身体运动强度-呼吸紊乱,心肌细胞泵血功能不足-体内细胞进一步缺血缺氧-无氧呼吸加剧,二氧化碳和乳酸堆积增加-心率更快,呼吸更急促-恶性循环进一步开启,你就只会越来越累,呼吸困难,心跳加速,这就代表着你的运动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。怎么破解?1.增加心肺功能,让心肌能维持更长时间的高功率速出,让呼吸肌能维持更长时间的有效深慢呼吸-这些都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,逐步提高心肺功能,让心功能更强,让呼吸肌肺功能更强,那个拐点更晚到达。2.增加肌肉力量训练,让你的肌肉能承受更大强度的输出,肌细胞内有更多更强的线粒体,那它就能在更晚的时间出现无氧呼吸,还是得锻炼,不过这是要进行力量训练。两者配合,基本上就能稳步进步,慢慢的心率高峰会来得更晚,您就能跑得又快又长了。大概是这么个过程。千万不要急功近利,短时间冲击性训练练起来的心肌细胞是不成熟的,体积是长大了,但肌纤维不行,只能算半成品,容易把心脏搞废,老了容易得肥厚型心肌病,参考一下援藏干部的心脏增大。LSD应该说是长跑者的必经之路。

  14.关于力量训练的小技巧:个人不建议进健身房,那种条件下训练出来的肌肉爆发力不行,耐力也差,原来我用的一个方法,也是无意中发现的,那时候练散打和泰拳,散打里面的鞭腿和泰拳里面的膝击对大腿力量的训练特别好,要耐力有耐力,要爆发力有爆发力,实属意外之喜。后来的结果就是,跑步的干不过我,学校5000米和10 000米校记录保持了7年,学校武协搞比赛,跑去凑热闹接连拿了两年自由搏击冠军。

  这个是去年和今年的跑量:去年是将近2100km,今年已经1880了,还有46天,应该也是2000+km。跑完很舒服,每天基本上五点钟起来看书,看文献,写东西。

  2.做个长期主义者,开开心心跑一辈子步,不要受伤,不要受伤,不要受伤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千万不要受伤。

  受伤一般有两种情况,第一个是跑步环境不好,比如路不平,光线不好下雪,凛冻啥的,其实注意一下就好了,绝大多数是第二种,也就是跑量过大,强度太高,急功近利,自己把自己弄伤了。

  这一点很常见,身边有很多喜欢运动的人,但绝大多数都会有伤病,但我从来没受过伤过,跑步最常见的原因是关节磨损,这是绝大多数跑步发烧友的通病。很多人都会有关节磨损的现象。也是绝大多数人担心的点。

  但其实科学的锻炼是不会有这种问题的,在我刚上研究生那会儿专门查过文献,一个美国人搞的临床研究,人群样本大概是20万人左右,分三组:无规律锻炼习惯的普通人,科学合理锻炼的人,马拉松专业运动员。

  普通人的标准就是每周运动时间少于150分钟,科学锻炼的人平均每天跑步大概是5km,马拉松运动员平均每天至少跑步10英里以上,也就是16.8km以上。

  20年后的结果是,普通人的关节炎发病率大概是18.5%,也就是将近五分之一的人会有关节炎,这跟我们的常识是符合的,马拉松运动员的关节炎发病率是8.2%,科学锻炼的人,关节炎发病率是4.3%,也就是说,长期不锻炼的人关节炎发病率是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2倍还要多,是科学锻炼者的4.5倍。

  这其实是可以解释的,因为长期不锻炼的人,很多都是胖子,到40岁以后基本会发福,比如170cm的人,可能体重会到180甚至200斤都不稀奇,而长期锻炼的人,体重可能就维持在130左右,这两者的体重相差了50~70斤,相当于你每天时时刻刻,24小时不间断,扛着2袋30斤大米满世界溜达,你的关节不出问题才稀奇了,而马拉松运动员的关节之所以会比科学锻炼的人高,是因为他们长期过量运动,疲劳之后导致的关节磨损。

  那为什么经常跑步的人会损伤?这其实主要是不科学的锻炼习惯造成的。

  很多人担心跑步会磨损膝关节,这其实是对人体关节不了解造成的。正常情况下,我们的关节是不会磨损的。

  膝关节由三个部分组成:骨头:也就是组成关节的两侧的骨头:股骨头和胫骨平台,骨头和骨头之间的软骨,也就是常说的半月板,还有关节腔里面的关节液。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:大腿上的主要是股二头肌,股四头肌,半腱肌,半膜肌,缝匠肌等,小腿上的主要是腓肠肌,比目鱼肌,胫前肌,胫后肌等等,这些肌肉是交叉附着的,大腿的肌肉终点是附着在胫骨上的,而小腿的肌肉是附着在大腿骨下段,也就是股骨内外髁上的,当我们运动的时候,肌肉绷紧,支撑起整个关节,就会把关节完全撑开,关节面之间根本就不会出现磨损,除非你自己作死,极度疲劳,肌肉力量撑不起你的体重,关节面相互接触,或者体重过大,肌肉力量不够,或者姿势不对,造成不必要的冲击。正常情况下,有肌肉把关节面撑开,还有关节腔里面的关节软骨,也就是半月板作为缓冲,还有关节液作为润滑防磨损,是不可能出现损伤的,除非你不注意控制体重,你的肌肉力量已经撑不起你的体重,或者自己作死,本来跑5公里就已经很累了,非要去整个马拉松装逼,或者非要去爬楼梯跑山,改变力线,那你不受伤谁受伤?

  3.量力而行,循序渐进,我从一开始2km跑完就感觉要死了,慢慢循序渐进的加量,每周加100米,慢慢到能跑5km,10km,半程马拉松,全程马拉松,超级马拉松,100km越野赛,155km超级越野赛,花了9年的时间才达到这个水平,但我从来没受过伤过。也没出现过关节疼痛,磨损。

  4.不要在很晚的时候做极限运动,比如晚上9点钟了,你再去整个15km,20km的,跑完都马上11点了,刚跑完肯定是很兴奋的,睡不着,大半夜的没睡意,结果失眠了,第二天早上起来顶着个熊猫眼,一整天无精打采的,不划算也不科学